为更好地开好5月下旬的“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研讨会”, 规划和完善学院“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措施,5月5日下午,我院在行政楼602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研讨会”预备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沃健主持,科技服务部、教育技术中心负责人,各分院院长,学院特色学科(方向)负责人,院级研究所所长参加本次会议。
沃健院长指出,2015年底,我院经遴选成为浙江省本科院校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但学科建设仍是我院的短板,如何在将来挤入第二轮“省级一流学科”和准确定位应用型学科建设,为“十三五规划”中的学科建设设立基调,这是本次预备会议的讨论内容。
科技服务部陈晓阳部长首先对2011年之后,特别是2013年之后我院整体科研情况,博士和博士生对我院科研贡献情况,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和院级研究所的情况作了简单介绍。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学科方向不明确,没有体现我院的应用型定位;2.每个学科的建设缺乏代表性的成果;3.课题研究缺乏与区域经济文化热点的结合点;4.学院教师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比例较低。之后陈部长请在座的各分院负责学科和社会服务的院长和对学院学科建设非常了解的学科带头人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已经取得的良好经验进行分享和探讨。
财税分院樊小钢院长发言指出,目前东方学院学科建设的现状主要是由于学院还处在建设的初期,教师科研处于个人单打独斗阶段,缺乏整体的谋划造成的。之后的学科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科体系,主动性的进行学科建设。信息分院姚建荣院长指出,我院目前几乎没有学科基础,之后应聚集力量,注重引进高层次的人才来做大做强学科基础。要建设一流学科,应关注关键性的人才和关键性的成果,扩大我院学科的学界和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应搭建平台,聚焦海宁,找出与海宁等周边地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与我院学科建设的结合点。人文与艺术分院陆芸院长也分享了分院学科建设的经验。人文与艺术分院的特色学科(方向)和研究所都由学科带头人林香娥老师负责,目前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内已经组织起一支队伍,定期举办开题和读书报告,汇报和讨论学科选题,在嘉兴历史文化类课题的研究中已经初步建立了在嘉兴范围内的课题研究美誉度。但同时分院内的其它艺术学科和文学学科的融合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社会服务由于没有学校平台依托,还是由老师单打独斗。金融与经贸分院黄文平院长,法政分院杨大春院长,工商管理分院王跃梅院长,会计分院冯晓院长,教育技术中心金伟林主任也对各自分院和部门的学科和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将来学科和社会服务发展的方向,目前的成功经验,人才引进的构想进行了发言。
工商的学科带头人陈佳骊老师认为应争取各个行业的资质,借助财大的平台,争取由我院承担更多大经费的横向课题。学科建设在省内的大影响力有利于得到社会组织的认可,从而在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开招标课题上提升竞争优势。金融与经贸分院学科带头人胡军辉老师,研究所负责人董永茂老师也对如何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学科建设和为海宁社会服务的结合点进行了发言。
最后沃健院长总结指出:我们应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学科在应用型大学中的地位,准确定位“学科支持专业和人才培养”;正确认识学科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方向,学科建设应“入流,得到学界认可和社会认可”;正确认识建设东方学院省级一流学科的迫切性,目前已经入选的10所本科院校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只有东方没有获得第一轮省级一流学科的立项;之后东方培育的重点学科要有显著的社会需求;各个分院应把学科、专业和人才建设结合起来;从学院层面把学科建设作为系统工程来操作。